编者的话 7月7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征程上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全会提出,要切实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为帮助读者深入学习领会市委全会精神,《上海宣传通讯》开设“学习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专栏,约请领导干部撰写领学文章,陆续发表。
勇担使命 向新发力
以科技创新培育中心城区发展新动能
杲 云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科技创新赋予重托、寄予厚望,要求上海抢抓机遇,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为国担当、勇为尖兵,吹响了深化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号角。黄浦区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名片”,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的部署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关键抓手,积极探索适合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科创发展模式。
深学精神要义,坚决扛牢科创使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在科技创新方面上海要当“先头部队的尖兵部队”。勇为尖兵,就要锐意创新打开局面、团结协作聚力攻坚。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心城区要深化对科技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的认识,深化在全市科创大局中勇担使命责任的认识,深化对当代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深化以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的认识,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和战略敏捷,在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把握时代趋势,奋力建设“中央科创区”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向都市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这一趋势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密度创新要素、多元化应用场景和高品质人才生态的内在需求。作为中心城区核心区,黄浦区具有现代服务业发达、资源要素集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人才荟萃等禀赋优势,有条件探索“科技+都市”融合发展模式。但面对空间资源紧约束,我们必须将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紧密融合,实现“产城人”和谐共生。目前,黄浦区正积极用好世博浦西园区这块战略留白,高标准规划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央科创区”,虹吸全球科创资源,打造上海科创版图升级的“点睛之笔”。我们将着眼“科创+文创”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滨水区域空间焕新,完善各类公共配套设施,推出更多高品质科创楼宇载体,力争“中央科创区”早出形象、早出功能,成为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的高活力创新街区。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禀赋深耕赛道
中心城区推进科创发展,应当立足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区域产业基础、禀赋特点,细致做好成本效益分析,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黄浦区的优势在于金融产业基础深厚,外滩金融集聚带拥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和60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涵盖要素市场、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的完善体系。黄浦区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特点,正加快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以若干未来产业赛道为突破、以科创服务为支撑的“1+N+1”产业体系。近年来,我们发起成立全市首只“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外滩FTC”金融科技生态社区,太保科技、众安在线、蚂蚁金服等130余家有规模的金融科技企业落户黄浦,金融科技产业链布局初具规模。同时,积极布局脑医学、元宇宙等未来赛道,“瑞金卢湾·银河脑医学实验室”签约揭牌,上海元启元宇宙产业促进中心落地黄浦。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黄浦丰富的产业资源、场景优势,继续深耕细分赛道,提升科创产业核心竞争力。
厚植创新沃土,构建一流科创生态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在金融支持方面,黄浦区依托金融服务业优势,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精准匹配融资渠道,加强对科技创新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在政策集成方面,制定实施“黄浦科创12条”“数字产业12条”等科创政策,着力激发企业创新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断提升政策扶持的精准性、有效性。在人才引聚方面,优化创新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探索顶尖人才创新引领激励办法,持续擦亮“门楣之光”人才品牌,把黄浦区打造成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的热土。在服务企业方面,做大做强“科创服务大联盟”,聚焦会议展览、国际交流等科创企业需求,有效提升科创服务的感受度、满意度。在营造氛围方面,精心办好外滩大会、金融外滩年会等高能级峰会,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科创沙龙等活动,促进跨界合作与融合创新,持续激发区域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为黄浦区委书记)
本文刊于《上海宣传通讯》2025年第15期“学习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栏目配资炒股开户官网
汉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